公布日:2022.09.30
申請日:2021.03.25
分類號:C02F9/14(2006.01)I
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光催化降解機構及包含該光催化降解機構的廢水處理裝置,光催化降解機構包括依次串聯連接的多個光催化氧化模塊;光催化氧化模塊包括反應管體,反應管體的開口端密封蓋合有蓋體;反應管體包括由內至外依次同軸設置的第一管體、第二管體、第三管體,第一管體外側壁與第二管體內側壁之間為反應腔,反應腔內沿著第一進水口至第一出水口方向依次設置有若干個光催化劑載體板組件。本發明中的光催化降解機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雜質易附著于紫外燈上影響光催化氧化效率的問題,保證了紫外光利用率,同時通過光催化劑載體板組件延長了廢水在反應腔內的停留時間,進而大大提高了廢水降解效率。
權利要求書
1.一種光催化降解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串聯連接的多個光催化氧化模塊;所述光催化氧化模塊包括反應管體,所述反應管體為一端開口、另一端封閉的中空結構,所述反應管體的開口端密封蓋合有蓋體;所述反應管體包括同軸設置的包括由內至外依次同軸設置的第一管體、第二管體、第三管體,所述第一管體內腔設置有沿所述第一管體軸向延伸的第一螺旋紫外燈管,所述第二管體外側壁與所述第三管體內側壁之間設置有沿所述第一管體軸向延伸的第二螺旋紫外燈管,所述第一管體外側壁與所述第二管體內側壁之間為反應腔,所述蓋體上設置有與所述反應腔連通的第一進水口,所述反應管體的封閉端設置有與所述反應腔連通的第一出水口,所述反應腔內沿著所述第一進水口至所述第一出水口方向依次設置有若干個光催化劑載體板組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催化降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劑載體板組件包括環繞于所述第一管體外的第一光催化劑載體板和第二光催化劑載體板,所述第一光催化劑載體板和所述第二光催化劑載體板均為兩端均開口的中空圓臺形結構,所述第一光催化劑載體板的大端部位于所述第一光催化劑載體板的小端部的上方,所述第二光催化劑載體板的小端部位于所述第二光催化劑載體板的大端部的上方;所述第一光催化劑載體板的大端部與所述第二管體內側壁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光催化劑載體板的小端部與所述第一管體外側壁固定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催化降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催化劑載體板的中心軸線、所述第二光催化劑載體板的中心軸線及所述第一管體的中心軸線相互重合。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催化降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催化劑載體板位于所述第二光催化劑載體板上方。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催化降解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腔內靠近所述蓋體的一端設置有圓環形布水盤,所述第一進水口與所述圓環形布水盤連通。
6.一種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光催化降解機構。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集水池、預處理機構及后處理機構、消毒機構,所述集水池、所述預處理機構、所述光催化降解機構、所述后處理機構、所述消毒機構通過輸水管道和輸送泵依次順序連接。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處理機構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設置有垂直隔板,所述垂直隔板將所述殼體內分為過濾腔、預降解腔,所述垂直隔板頂部與所述殼體內頂壁之間密封固定連接,所述垂直隔板底部與所述殼體內底壁之間具有間隙;所述過濾腔內設置有傾斜濾網;所述預降解腔內側壁上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多個超聲波換能器,所述超聲波換能器與設于所述殼體外的超聲波發生器電連接。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預降解腔內底部設置有曝氣盤,所述曝氣盤與設于所述殼體外的臭氧發生器連通。
10.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廢水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處理機構包括通過輸水管道和輸送泵依次順序連接膜生物反應器、保安過濾器、RO反滲透裝置,所述膜生物反應器與光催化降解機構連通,所述RO反滲透裝置的淡水出水口與所述消毒機構連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光催化降解機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雜質易附著于紫外燈上影響光催化氧化效率的問題,保證了紫外光利用率,同時通過光催化劑載體板組件延長了廢水在反應腔內的停留時間,進而大大提高了廢水降解效率;此外,本發明還提供了包含該光催化降解機構的廢水處理裝置,該廢水處理裝置對化工生產中產生的有機廢水進行了深度降解處理,大大提高了廢水處理效率和處理效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光催化降解機構,一種光催化降解機構,包括依次串聯連接的多個光催化氧化模塊;所述光催化氧化模塊包括反應管體,所述反應管體為一端開口、另一端封閉的中空結構,所述反應管體的開口端密封蓋合有蓋體;所述反應管體包括同軸設置的包括由內至外依次同軸設置的第一管體、第二管體、第三管體,所述第一管體內腔設置有沿所述第一管體軸向延伸的第一螺旋紫外燈管,所述第二管體外側壁與所述第三管體內側壁之間設置有沿所述第一管體軸向延伸的第二螺旋紫外燈管,所述第一管體外側壁與所述第二管體內側壁之間為反應腔,所述蓋體上設置有與所述反應腔連通的第一進水口,所述反應管體的封閉端設置有與所述反應腔連通的第一出水口,所述反應腔內沿著所述第一進水口至所述第一出水口方向依次設置有若干個光催化劑載體板組件。
上述的光催化降解機構,其中,所述光催化劑載體板組件包括環繞于所述第一管體外的第一光催化劑載體板和第二光催化劑載體板,所述第一光催化劑載體板和所述第二光催化劑載體板均為兩端均開口的中空圓臺形結構,所述第一光催化劑載體板的大端部位于所述第一光催化劑載體板的小端部的上方,所述第二光催化劑載體板的小端部位于所述第二光催化劑載體板的大端部的上方;
所述第一光催化劑載體板的大端部與所述第二管體內側壁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光催化劑載體板的小端部與所述第一管體外側壁固定連接。
上述的光催化降解機構,其中,所述第一光催化劑載體板的中心軸線、所述第二光催化劑載體板的中心軸線及所述第一管體的中心軸線相互重合。
上述的光催化降解機構,其中,所述第一光催化劑載體板位于所述第二光催化劑載體板上方。
上述的光催化降解機構,其中,所述反應腔內靠近所述蓋體的一端設置有圓環形布水盤,所述第一進水口與所述圓環形布水盤連通。
本發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廢水處理裝置,包括上述的光催化降解機構。
進一步地,廢水處理裝置還包括集水池、預處理機構及后處理機構、消毒機構,所述集水池、所述預處理機構、所述光催化降解機構、所述后處理機構、所述消毒機構通過輸水管道和輸送泵依次順序連接。
上述的廢水處理裝置,其中,所述預處理機構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內設置有垂直隔板,所述垂直隔板將所述殼體內分為過濾腔、預降解腔,所述垂直隔板頂部與所述殼體內頂壁之間密封固定連接,所述垂直隔板底部與所述殼體內底壁之間具有間隙;所述過濾腔內設置有傾斜濾網;所述預降解腔內側壁上從上至下依次設置有多個超聲波換能器,所述超聲波換能器與設于所述殼體外的超聲波發生器電連接。
上述的廢水處理裝置,其中,所述預降解腔內底部設置有曝氣盤,所述曝氣盤與設于所述殼體外的臭氧發生器連通。
上述的廢水處理裝置,其中,所述后處理機構包括通過輸水管道和輸送泵依次順序連接膜生物反應器、保安過濾器、RO反滲透裝置,所述膜生物反應器與光催化降解機構連通,所述RO反滲透裝置的淡水出水口與所述消毒機構連通。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發明中的光催化降解機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雜質易附著于紫外燈上影響光催化氧化效率的問題,保證了紫外光利用率,同時通過光催化劑載體板組件延長了廢水在反應腔內的停留時間,進而大大提高了廢水降解效率。
2、本發明中的廢水處理裝置,通過依次順序連通的預處理機構、光催化降解機構、后處理機構、消毒機構對有機廢水進行了深度處理,大大提高了廢水處理效率和處理效果,不產生二次污染。
(發明人:潘春曉;潘馬明)